“我在成都定居多年,父母住在花荄老家。长期以来,他们婚姻矛盾不断,感情极不稳定。母亲因长期精神压抑,患上重度抑郁症。由于母亲没有退休金,父亲拒绝支付治疗费用,母亲便提出离婚。两位老人都已70岁,十分在意颜面,既不想让邻里知晓家事,也不愿向村上干部求助,恳请您帮忙调解。”
2024年11月10日上午,绵阳市安州区花荄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金牌调解员赖小娟,收到“花城解纷”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调解申请。她立即与申请人电话联系,收集纠纷当事人的详细信息。过程中了解到,申请人的父亲性格偏执、情绪易激动,只要妻子提出离婚,便扬言“我70多岁了,不想活了”,极有可能引发个人极端案件。
针对这起纠纷的特点,赖小娟在线上签收调解申请的同时,发起研判调度请求。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及时召集相关人员召开研判会议,并作出工作安排。下达了研判调度指令:“由‘董师’调解室负责调解,调解工作先从解决当事人医治费用入手,暂时不介入离婚纠纷,减少对当事人的情绪刺激。同时,社会治理办、派出所做好当事人的心理疏导和人员管控工作,防止发生个人极端事件。”指令下达后,相关人员均及时签收,按调度指令分头开展工作。
花荄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依托“花城解纷”微信公众号,开展全流程调解工作。群众可通过公众号的“我要调解”入口,自主选择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基层干部、民警和网格员通过“我要上报”入口,及时录入案件相关信息,为后续调解工作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综合治理中心领导、法学会员和调解员则通过“我的任务”入口,参与会商研判,结合线上线下多种调解机制,开展调解工作。最终,在“董师”调解室调解员的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成功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推出了“花城解纷”微信公众号。该公众号依据“一纠纷一编码、一码管到底、全程可追溯”的设计理念,达成矛盾纠纷线上排查收集、预约调解、会商调度等全流程管理,构建起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镇综合治理中心整合镇政府、司法所、派出所、调委会等多方面力量,创新运用“常驻+轮驻+随驻”模式,达成场地、人员、功能与数据的全面融合,创新构建“信息收集、会商分析、研判调度、多元调处、重点管控、回访法宣”六大岗位运行体系。同时,结合辖区纠纷类型的特点,成立“馨管家”房产和物业、“花小服”旅游和消费等5个专业化调解室,以及“董师”“强哥”2个名人调解室。此外,落实矛盾纠纷“红、黄、蓝”三色预警机制,保障纠纷化解责任到人、联动有序。
“花城解纷”微信公众号的运行,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的运行提供了稳固的线上支撑,使其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的线上枢纽窗口。通过线上线下协同合作,有效提高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