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面启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以来,桑枣镇紧扣“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目标,高标准建成镇村两级综治中心,初步构建起“窗口化受理、协同化处置、法治化解纷”工作体系,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中心运行三个月来,累计受理群众诉求32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度达100%。
践行“枫桥经验”,畅通群众诉求响应渠道
打造“家门口”服务窗口。在镇综治中心设立综合服务大厅,整合信访接待、法律咨询、矛盾调解3类基础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分类登记—联动处置—跟踪回访”工作流程。同步在16个村(社区)设立综治工作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20名,实现群众诉求“就近能办、一站受理”。
实践案例:红牌村两户村民因院墙界限发生纠纷,村综治工作站当日组织镇调解员、村干部现场调解,通过查阅土地确权档案和实地丈量,当天达成和解协议。
建立“三本台账”动态管理。制作《群众诉求登记簿》《重点人员走访册》《风险隐患排查表》,落实镇领导班子包案制度。针对征地补偿、家庭矛盾等12类高频问题,开展“敲门问需”行动,累计走访群众50余户,提前化解苗头性问题20余件。
筑牢法治根基,规范矛盾纠纷化解路径
建立“三级联调”工作法。网格初调:31名网格员负责日常排查,化解简单纠纷;村级联调:村“两委”联合乡贤、老党员调处复杂问题;镇级专调:司法所、派出所等专业力量攻坚积案。
推行“法律明白人”驻点服务。邀请镇法律顾问、司法所工作人员每周二、周四在综治中心坐班,提供法律咨询、协议审核等服务。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今年以来,已为10余名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指导签订规范合同3份。
凝聚共治合力,搭建综合治理枢纽平台
实行“四方联席”会商制度。统筹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村委会、乡贤理事会力量,针对复杂矛盾实行“一事一策”联处。建立“风险隐患库”“典型案例库”两本台账,召开联席会议3次,成功化解2起历时超半年的积案。
创新“网格+”管理模式。将全镇22个网格与各驻村领导和驻村办公室责任区重叠划分,组织网格员开展“每日巡、经常访、随手帮”行动。通过网格化管理平台上报事件70余件,办结率100%,其中95%的问题在48小时内处置完毕。
强化宣传引导,推动综治中心深入人心
开展“面对面”宣传。印制《综治中心服务明白卡》3200余份,列明6类受理事项、3步办事流程,在每月宣传时发放,同步发放各类法律宣传资料2000余份,累计覆盖5000余人次;同时利用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宣传中心职能20余场次。
用好传统宣传载体。在村委会公告栏张贴成功调解案例2例,通过村村通广播每周播报综治中心服务信息20余次,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置固定宣传展板1块
桑枣镇综治中心自2024年年底运行以来,实现了“两升两降”:群众主动到中心反映诉求占比提升至73%;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率提升至90%;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0%;110非警务警情分流处置下降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