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治理 >
守护万家灯火 共筑平安之城——平安绵阳建设速览
www.az.mianyangpeace.gov.cn 】 【 2024-07-23 18:00:57 】 【 来源:绵阳长安网

  平安守护,构建立体式巡逻防控网;

  

  打击震慑违法犯罪,提升群众防范意识;

  

  化解矛盾纠纷“一站式”服务……

  

  平安是民之所盼,亦是发展之基。近年来,为营造更加安全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绵阳不断织密防控网络,筑牢基层基础,有效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绵阳。

  

640 (5).jpg

  立体防控守护平安

  

  平安建设,巍巍基石,亦是民生福祉所系。在深化平安建设过程中,我市以更高水平安全为“主旋律”,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守护,着力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让平安更可触、可感。

  

  以人民群众对安全需求为出发点,将巡逻防控从安排部署的“派单制”变成群众需要的“订单制”,这就是绵阳市首创推行的多元联动巡防新模式,全面提升见警率、处警率、管事率。

  

  在这种模式下,构建立体式巡逻防控网,加大社会面巡逻防控,强化显性用警,及时发现防范影响群众安全的风险隐患。在重点部位、夜经济“商圈”、校园周边等人员密集场所部署巡防力量,营造守护群众身边安全的良好氛围。围绕城区、乡镇主干道和沿江、沿河重点线路,合理划设必巡线、必控点,大幅提升巡防覆盖面,加大重点区域的巡查防控力度。

  

640 (4).jpg

  发挥科技城优势,不断推进无人巡逻等智慧街面巡防系统,建立无人机空中巡防,无人巡逻车智能巡防,构建全天候、全时段的智能化巡防网络,支撑配合地面工作,提升“巡防处”实战效能,通过科技赋能,打造“点上覆盖、面上成网、外围成圈”的泛感知防控体系,形成“空地一体、人机协同、全域覆盖”的立体巡防新格局。

  

  市公安局王警官介绍:“我市以特巡警为主体的专业力量,以机关下沉干警为辅助的补充力量,以基层队所警力为基础的一线力量,实现警力优化、多元联防。”

  

  打击治理维护平安

  

  近日,绵阳市凯德广场开展禁毒主题宣传,现场人头攒动。

  

  近年来,我市对违法犯罪坚持依法严惩和前端治理并举,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最大限度挤压犯罪空间,消除风险隐患,开展反电诈、反邪教、防溺水、拒酒驾等安全防范宣传,提高市民防范意识和守法意识。

  

640 (3).jpg

  全市紧盯案事件易发部位和重点区域,加大盘查检查力度,对重点场所组织开展“拉网式”巡查清查,严打严防“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净化治安环境。依托公安检查站、治安卡点、平安志愿服务站,加强警民联勤和区域联动,开展夜间查控,滚动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有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出动警力6321人次、警车1206台次,启动各类卡点154个,发动群防群治力量10027人次,盘查车辆6540台次、人员9816人次,检查各类场所7381家,巡查重点部位1033个,排查整改各类安全隐患576处。

  

640 (2).jpg

  定纷止争共建平安

  

  日前,花荄镇“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中心收到辖区网格推送:男子王某与有夫之妇黄某因不正当关系引发婚恋矛盾纠纷,存在威胁逼迫黄某及其孩子的情况,中心综合研判为“中风险矛盾”,迅速组织公安、司法、教体等部门联合调处,有效防止矛盾升级,成功化解纠纷。

  

  为让群众发生矛盾纠纷后有一个说理的地方,花荄镇整合司法行政、派出所等资源力量,设置调解室、“乡安无讼”工作室等11个办公窗口和功能室,对各类矛盾纠纷实行“一站受理”,努力让群众“只跑一地”,是全市“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建设的缩影。

  

  我市坚持资源共享、功能集成、部门联动、手段集中,在县乡两级,依托综治中心整合政法、司法、信访、社会服务等多个部门力量,实现“一中心多能”“矛盾联调、问题联治、平安联创”。

  

640 (1).jpg

  市委政法委相关人员介绍,市县两级共建立各类调解组织2341个,人民调解员10245个,设立“名人调解工作室”65个,建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118个,全市矛盾纠纷化解率始终保持98%以上。今年年底前,全市100%的县(市、区)、园区和80%的乡镇(街道)将建成“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2025年底前,县乡村三级将实现“一站式”平台全覆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全面健全,全市纠纷调处率、化解率、群众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编辑:李旭
安州长安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