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高层声音 >
【中国这十年 绵阳政法篇】之专访北川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邓勇
www.az.mianyangpeace.gov.cn 】 【 2022-09-20 16:16:27 】 【 来源:绵阳长安网

 微信图片_20220920161610.jpg


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全力护航民族地区安全稳定


  忠诚担当新使命,砥砺护航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北川县政法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紧紧锚定“全国争先进、全省创一流、全市走前列、全警受点赞”目标,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推进新时代政法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为谱写新时代绵阳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了北川力量。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连续五年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2019年、2021年两度摘得“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心沐计划”项目先后荣获“绵阳市十佳志愿服务项目”“四川省十佳志愿服务项目”“2020年度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并被“人民网”“新华网”等媒体报道。


  做社会稳定的有力捍卫者


  北川政法工作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突出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工作导向,维稳工作实现“三个更加”。


  社会环境稳势更加明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力做好重点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圆满实现“五个坚决防止发生”和“四零”目标。暴雨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抗击新冠疫情等重大事件期间社会面平稳有序。信访量连续十年逐年下降,与2012年相比,群众信访总人数下降51.4%,信访人次下降95.1%,“小事不出镇、大事不出县”势头显现。


  群众烦忧消减更加便捷。“群联惠”让群众与社区民警、基层干部、网格员实现实时交流,提升了第一时间发现矛盾能力。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调解工作室、警务“群联调”、“1319”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多元调解直通车”平台互联互通,增强了第一时间分流矛盾能力。“尔姆调解室”、“尔姆孜巴”议话坪、“羌老头”爱心工坊等北川独具特色调解模式让“老命人”、“母舅”等羌贤与人民调解员、律师专业力量共商共调,第一时间在法、理、情中找到矛盾最优解,消除群众后顾之忧。


  群众利益保障更加公平。高质量完成“治重化积”,工作成效排全市第一。制定《北川羌族自治县“减存量、遏增量、防变量”实施方案》,以每年不低于30%的速度消减存量风险矛盾,目前已有8件存量矛盾化解销号,一批影响较大的突出风险事件得到化解,群众受损的合理合法权益得以“清账”。用好用活《北川羌族自治县特殊困难家庭专项救助实施办法》,让不符合国家兜底保障政策的就医、就业、就学等生活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让群众感受到社会公平。


  做社会安定的坚定维护者


  始终保持政法系统强大战斗力,重拳整治社会治安乱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保驾护航。


  社会治安管出了长治久安。自2013年起,按照场镇、农村、集中安置点的区域特点进行分类防控建设,创新治安分类防控“三三、四四、五五”模式(即建立场镇防控三队人防网、三级技防网的“三三”模式,建立农村防控四级联户人防网、四级联防技防网的“四四”模式,建立集中安置点防控五级联动人防网、五级联防技防网的“五五”模式)。全县治安案件、刑事立案和命案数量逐年下降,与201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22.28%、42.14%和100%,社会治安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扫黑除恶扫出了清风正气。建立完善涉“伞”涉“网”线索双向移送、同步核查、及时反馈、定期会商、案例通报等制度机制,深入开展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双向移送问题线索66件,立案审查调查30件30人,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6件47人。全县九类“涉恶”立案查处21起、刑事拘留47人,取保候审46人,移送审查起诉14件58人,提起公诉23件54人,依法判决27件63人,“案件清结”“黑财清底”任务全面完成,全县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不断好转。


  雪亮工程亮出了朗朗乾坤。2016年底启动“雪亮工程”建设,至2021年,5期建设全面完成,建成视频监控点位902个,实现全县202个村全覆盖。将雪亮工程接入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平台,依托天网、雪亮等视频监控网络,建立扁平化、可视化、点对点勤务指挥模式,运用大数据思维进行“人、车、物”全要素、动态化立体防控,让违法犯罪无所遁形。同时,整合应急管理、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等部门及部分企事业单位视频监控资源近3000路,实现了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全监控,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向好。


  做人民安宁的用情守望者


  用心用情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平安建设和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创新网格服务管理体系。全面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构建“64321”服务管理体系,实现民情信息第一时间收集、民生事项第一时间办理、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回应、矛盾纠纷第一时间调处、安全隐患第一时间消除。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与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一体化运行,有效融合法院、公安、司法等23个职能部门资源下沉到网格开展业务,服务范围和领域不断扩大。目前网格管理流动人口4674人,管理出租房屋1656间,年均办理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调解、社情民意收集等各类民生事件1.4万余件,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创新矛盾多元化解模式。充分运用羌族群众熟悉的民风民俗依法处理矛盾纠纷,提升当事人的情感认同,更好实现定分止争、案结事了。如在纠纷化解主体上更加信服“头人”、“老命”、“乡望”、“文化传承人”等在本民族内有较高威望的人,在纠纷化解方式上更接受“议话坪”、“转转酒”等传统民族纠纷化解方式,同时传承发扬诸多优良风俗习惯,形成了集“羌人、羌规、羌俗”于一体的“三羌共治”调解模式,建立了“羊角花调解室”和“尔玛调解室”等一批“三羌共治”调解场所,陆续打造了“熊应章名人调解室”“李云调解室”“尔姆调解室”等一批品牌特色矛盾纠纷调解平台,发展400多名普法志愿者,培育2130名法律明白人,不断提高北川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全县矛盾纠纷总数由10年前的2000余件下降到500余件,调处化解成功率也由不足60%提升到了98%。


  创新社会志愿服务机制。以“心手相牵,沐爱同行”为主题,深化“心沐计划”志愿服务,探索基层治理机制的创新实践。2021年出台《北川羌族自治县“心沐计划”实施方案》,创新“心沐计划4567”工作模式,印发《“心沐计划”基层中心阵地建设工作方案》等17个工作方案,在19个乡(镇)成立心沐志愿服务队伍,设立“心沐学堂”,编印《心沐计划课外读本》教材,通过整合部门、群团以及社会志愿力量,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推动社会治理,全县共组织心沐教学研学实践活动100余次,11所学校,共计1.1万名学生参与,培育小“枫”警1200余名,累计发展400户心沐家庭认领网格参与基层治理和平安建设。2021年8月平安绵阳建设领导小组等10部门印发《绵阳市推进实施“心沐计划”的工作方案》,逐步形成以孩子带动家长、带动社会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良好氛围,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优秀经验在全市推广。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面向新时代,北川政法系统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守正创新、担当作为,从严从细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切实担负起建设更高水平平安绵阳、法治绵阳重要使命,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全力打造成渝副中心提供坚实政法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编辑:李旭
安州长安网版权所有